“牛奶性寒”“喝奶长痘”?权威专家解答乳制品六个认知误区
为普及科学食品知识,提升公众健康素养,9月7日,第二届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。政府有关部门和来自科研院所、高校、相关学会、协会及食品行业近200位代表参加会议。会上,《乳制品白宝书》正式发布 ,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、中国农业大学、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四位行业专家针对“牛奶是否性寒、喝奶会不会长痘、四高人群能不能喝奶”等乳制品六个认知误区进行着重解读,引发广泛关注。
2025-09-11
查看详情
牛奶和酸奶是低GI食物吗?
“牛奶和酸奶是否为低GI食物”,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有重要参考价值。文中引用了权威期刊和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的数据,增加了文章的权威性,破除“乳制品升糖”误区,用科学数据为糖尿病患者饮食提供实用指导,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。
2025-08-29
查看详情
有益生菌、益生元的酸奶更好吗?
我们常吃的酸奶,基本上是添加了两种最基本的乳酸菌菌种(嗜热链球菌、保加利亚乳杆菌),但有些酸奶为了让自己更优秀,还会添加一些特殊有益菌,比如各种双歧杆菌、嗜酸乳杆菌等,它们具有在人体肠道内定植的能力,发挥促进肠道健康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。
2025-08-08
查看详情
喝酸奶的意外好处
很多人对酸奶中加糖的事情总是耿耿于怀,甚至为此直接改喝牛奶。但很多研究证实,喝酸奶真的很安全,甚至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额外好处!
2025-08-02
查看详情
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?脱脂奶比全脂奶更健康?真相是……
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?脱脂奶比全脂奶更健康?牛奶和很多食物相克,尤其不能和橙汁一起食用?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吗?近日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相关专家作出回应。
2024-11-13
查看详情
如何正确摄入乳制品,科学助力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
2024年4月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“减油、增豆、加奶”核心信息,指出:充足摄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,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。建议每天摄入300至5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,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,鼓励多摄入。正确摄入乳制品,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能预防“隐性饥饿”,还能助力延缓认知衰退。多项国际权威研究表明,饮食是神经退行性变发展的一个关键的可改变风险因素,适度食用乳制品对老年人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。尤其在亚洲人群中效果较为明显,因为亚洲国家的乳制品总摄入量通常较低。建议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和体重指数、基础疾病特别是有无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高危因素如冠心病、高脂血症等,选择脂肪含量不同的乳制品。如果老年人已经确诊阿尔茨海默病,家人还是不要盲目自行制定具体的营养支持方案,需要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和营养科就诊,进一步诊治原发病和营养相关疾病,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,为延缓疾病进展、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个体化的支持和帮助。
2024-10-22
查看详情
破除乳制品谣言困惑,多名专家为科学饮奶发声
9月8日,首届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举办。由中国食品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——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“乳业国创中心”)协办的“科学饮奶·守护健康”主题分论坛,也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。
2024-09-11
查看详情